古相思曲·其一
佚名〔未知〕
君似明月我似雾,雾随月隐空留露。
君善抚琴我善舞,曲终人离心若堵。
只缘感君一回顾,使我思君朝与暮。
魂随君去终不悔,绵绵相思为君苦。
相思苦,凭谁诉?遥遥不知君何处。
扶门切思君之嘱,登高望断天涯路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你像明月我像雾,雾随月隐只留下晶莹的露珠。
你擅长抚琴我擅长起舞,乐曲终了人心相离,胸口像被堵塞般痛苦。
只因为你曾回头看我一眼,让我从早到晚都把你思念。
我的魂魄愿随你而去,终生不后悔,这绵绵不绝的相思让我受尽苦楚。
相思的痛苦,能向谁倾诉?你远在天边,不知身在何处。
我扶着门急切回想你临走时的叮嘱,登上高处望断天涯路,也寻不见你的脚步。
注释
遥遥:形容距离远。
简析
此诗以 “明月”“雾” 喻二人关系,月隐雾散徒留露,暗喻缘分短暂。琴舞相伴却 “曲终人离”,借场景转折写聚散无常。因 “一回顾” 引发朝暮相思,愿 “魂随君去” 显痴情,末以 “扶门”“登高” 动作,将相思苦、寻君茫的怅惘推至极致,语言直白如乐府民歌,意象缠绵,道尽单恋者的执着与痴迷。
崔篆平反
佚名〔未知〕
崔篆,汉人也,为郡守,时王莽改制,爪牙遍及各地,严刑峻法,杀戮无辜。篆所至之囚系满狱。篆垂涕曰:“嗟乎,刑法酷烈,乃至于斯!此皆何罪!”遂为之平反,所出二千余人。吏叩头谏曰:“君诚仁者,然今独君为君子,将有悔乎?”篆曰:“吾无悔,纵杀吾而赎二千人,何悔之有?”吏默然无以应。
焚猪见真情
佚名〔未知〕
张举,吴人也,为句章令。邑有妻杀夫者,因放火烧舍,称“火烧夫死”。夫家疑之,讼于官。妻不服。举乃取猪二口:一杀之,一活之,而积薪焚之,活者口中有灰,杀者口中无灰。因验尸,口果无灰也,鞠之服罪。
纥干狐尾
佚名〔未知〕
并州有纥干者,好戏剧。邑传言有狐魅,人心惶。一日,纥干得一狐尾,缀于衣后,至妻旁,侧坐露之。其妻疑为狐魅,遂持斧欲斫之。纥干亟云:“吾非魅。”妻不信。走,至邻家,邻家又以刀杖逐之。纥干叩头谢:“我纥干也,第戏剧耳。何意专杀我?”